猪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异种器官移植临床成功离我们有多远专家存三 [复制链接]

1#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6日发布《中国人体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试验专家共识》,明确对于异种器官移植,应本着“鼓励研究、审慎发展”的态度,科学评价研究进展、清醒认知相关风险。此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明确了科技伦理原则和治理要求、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保障等方面内容,也为异种器官移植、基因编辑等科技伦理治理明确了界限。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3月初发布消息称,在该中心接受猪心脏移植的57岁患者大卫·贝内特(davidbennett)在术后两个月死亡。

对此,相关部门和权威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异种移植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索意义,但从动物实验跨越到临床成功,路途还非常遥远。现阶段,异种移植面临科技水平、社会伦理、法律问题等诸多严峻挑战,特别是存在跨物种感染导致灾难性后果等重大安全隐患,因而需要在世卫组织(who)制定的伦理框架下,严谨审慎确定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谨防其沦为学术或资本炒作的噱头。

“猪心猪肾异种移植”趋热源于供体严重短缺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贝内特于1月7日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接受经基因改造猪心脏的移植手术,是全球首例将猪来源心脏移植到人类受体的手术。术中使用的猪,被“敲除”了三个会引起人类排异反应的基因,以及一个预防植入人体的猪心脏组织过度成长的基因。

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称,在术后几周,贝内特体内的移植心脏运转良好,未出现排异反应迹象。他与家人一起生活,接受了帮助恢复体力的物理治疗。该中心教授、心脏异种移植项目主任穆罕默德·毛希丁表示,研究人员通过贝内特的手术获得了宝贵信息,并计划在未来继续进行相关临床试验。遗憾的是,移植术后约两个月,贝内特不幸死亡,但死因迄今尚未公布。

“从公开信息看出,受者贝内特患有终末期心脏病,已失去接受常规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资格。”国际异种移植协会(ixa)常委、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邓绍平认为,尽管患者术后两个月去世,但此次手术仍具有一定意义,为异种移植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数据。

其实,在猪心移植前,研究人员已开展猪肾移植手术。“美国纽约大学年相继完成2例将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给脑死亡患者的手术,术后无超急性排异反应,并正常‘工作’。”华中医院移植研究所教授陈忠华介绍,今年1月20日,美国器官移植杂志(ajt)发表首例肾异种移植手术论文称,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开始产生尿液。“这两例猪肾移植的受体都是脑死亡患者而非等待移植的病人,两次实验并未完全将猪肾植入人体,而是采用医学上常用的‘载体灌流技术’,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床试验。”

异种移植趋热,凸显供体严重短缺、器官移植费用高昂等全球性问题。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说,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器官移植大国,仅次于美国。中美两个移植大国年均新增器官衰竭患者数量分别约为30万和12万,但分别仅有不到2万和4万可获器官移植,巨大的供需缺口使数十万器官衰竭患者在等待供体中离世。

“猪心、猪肾等器官大小与人相似,有可能发挥类似的功能替代作用,且猪是经济型可量产动物,是理想的器官供体来源。”曾成功将基因修饰猪的肝、心、肾在藏酋猴身上移植并使受体存活26天的医院肝胆外科教授窦科峰表示,若将基因编辑过的通用型无菌动物器官成功移植给人类,异种移植或将成为平衡人体器官移植供需的一道曙光。

有不少专家对此存疑。“异种移植的心脏功能兼容性问题尚需观察和解决。”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薛武军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猪心能否完全发挥人心功能,包括激素分泌、代谢平衡等。此外,动物与人的凝血系统分子有差异,部分供体因子无法调节人体凝血,血小板功能也受到影响。移植手术后,凝血障碍或导致心脏血管血栓形成,引发心脏缺血与损伤。

“实际上,包括狒狒心脏移植在内的异种移植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人尝试,但效果始终不理想,因为排异反应太严重。”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说,“猪肾、猪心手术之所以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