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湖北的美食潜江二回头应山滑肉千张肉 [复制链接]

1#
嗨,大家好,小言又来给大家介绍美食了。本期讲的是湖北的美食,想去湖北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看看咯!潜江二回头——鱼肉香滑,下酒佳肴潜江二回头是所属鄂菜的传统名肴,这道菜跟当地的风土习俗有着很大的关联。据说每年端午节前后,各家姑爷都要去拜访探望老丈人,而且一般需带上些鲜活鳝鱼作为礼品。因为在端午节前后正是鳝鱼最肥美的时候,潜江又盛产鳝鱼,故此潜江喜爱鳝鱼的人很多。这道潜江二回头就是用潜江的黄鳝制作而成的。先将其蒸好再炸,用鲜汤烩制,鱼肉香滑,色泽鲜亮嫩黄,着实是下酒的美味佳肴。潜江二回头的创始还跟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在清朝末年,湖北潜江有一家本小利薄的饭馆,日日生意惨淡,所以每天到了傍晚老板就会早早地关门。一日,一个秀才途经饭馆准备进来吃饭,但是这个时间,店里就只剩下一盘鳝鱼了。于是店主就将这盘鳝鱼重新入锅走油,想应付应付这临关门来的食客。没想到这位秀才尝过这盘鳝鱼后连连赞赏,还问起这道菜的名字。店主便信口答曰:“这道菜叫二回头。”秀才觉得甚妙,他借着酒兴就题诗一首:“妙哉二回头,客去不需留。异香随风走,何日再回头?”自此以后人们都慕名前往这间小店品尝这道“二回头”,小店的生意也因此兴隆起来。潜江二回头的做法并不难,先将五百克的黄鳝洗净后,用精盐、黄酒、葱段、姜片码在鱼上,而后上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再出笼。在炒锅中放入熟猪油后置于旺火上,待其八成热后将黄鳝置于锅中;用勺子推动炸成黄亮,捞出来沥油,并且切成5厘米的长条,扣入碗中,上笼再用旺火蒸上半个小时取出,将其反扣在盘中。在原来炒锅内留出25毫升的油,姜末、蒜末、精盐、醋、酱油、胡椒粉、味精等倒入高汤稍稍烩制,最后用湿淀粉勾芡,浇在蒸好的鳝鱼身上,撒上葱花就完成了。享有武汉餐饮界超级航母美誉的艳阳天酒楼可谓是做潜江二回头的地道酒楼。艳阳天酒楼旗下的艳阳天平价美食广场,不但能够容纳上千人同时用餐,而且菜肴都是制作精良且价格实惠。在这不但可以尝到正宗的二回头,就连豆渣巴烧江鲢、酱烧灯笼茄、金牌烧墨鱼、辣子鹌鹑、香煎武昌鱼、香式土匪鸡、蟹黄豆腐等都可以尽数尝到。艳阳天不愧是江城百姓“打牙祭”的最佳首选。湖北应山滑肉——烹制巧妙,油润爽滑应山滑肉是以猪肥膘肉为主要材料,经过巧妙的烹制,肉质滑爽油润,肥而不腻,烂嫩醇香,非常适合老年人或者食欲不振的人食用。应山滑肉是湖北应山县的一道传统名菜,应山县的各个饭店或者是农家小院几乎都可以品尝到这道应山滑肉。传说唐太宗开元年间,在应山县有一位厨师烹调技术别具一格,凡是出自他手的滑肉都别有风味,于是这位厨师便被召进了宫内的御膳房。当时恰逢安史之乱,唐玄宗抱病不起,食欲大减。当时朝中右丞相是胡人买通的内奸,他劝玄宗要多吃糖少吃盐,这样病才会慢慢好转。但是这位厨师却认为过多吃糖并不会令身体康复,便仍然用盐来烹制。唐玄宗尝后大怒,立刻令人于八月十三日这天将这位厨师杀了。厨师临刑前仍说道:“用不了半月的功夫,皇上必定需要吃盐不可。”果然,数十天过后,玄宗因为长久吃糖不吃盐,导致体内虚弱无力,而且病症不痊愈。后来经御医谏言,玄宗才重新开始食用带盐的食物。御厨用死去厨师的方法烹制滑肉呈给玄宗,没过多久玄宗的身体就逐渐康复。唐玄宗念及死去的厨师感叹地说道:“有詹无詹,八月十三。”詹便是厨师的姓氏,后来唐玄宗更是封詹厨师为詹王。应山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詹王,每逢八月十三所有厨师就聚在一起,并且用整头猪、整头羊祭祀詹王,这项活动还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而这位詹师傅的滑肉也在湖北境内广为流传。想做地道的应山滑肉首先需准备猪肥膘肉克,将猪肉去皮洗干净切成2厘米的方块,再用清水浸泡10分钟,而后取出沥干水分,放于碗中。加入精盐、味精两克、姜末以及少许淀粉搅拌,最后加上鸡蛋液搅拌均匀上浆。在炒锅中加植物油用旺火烧至七成热时,把肉块散开下入锅中,炸约十分钟后,见肉呈金黄后用漏勺盛起,将油沥去,放凉后码放在碗内。上笼屉用旺火蒸上一小时后取出,扣入汤盘中。最后再将炒锅置于旺火上,放入猪肉汤、酱油、味精烧沸后,勾芡,放葱花、胡椒粉,起锅浇在肉块上即可。湖北千张肉——刀工精细,肉薄如纸江陵县传统宴席上“三大碗”之一的湖北千张肉是湖北民间传统名菜。千张肉以刀工精细,肉薄如纸而闻名遐迩。其选用猪五花肉为主要原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制作而成。这道菜色泽红润,片片肉片软嫩滑口而不觉油腻,味道入口即溶,咸甜可口,馥郁香浓,加上精湛的刀工,让数十片薄如纸的肉片叠在一起,“千张肉”故此得名。据说唐代曾有一位名叫段文昌的人,他不但是当朝宰相,而且也是远近闻名的美食家。他乐于品尝美食,并且对中国的美食文化也颇有心得。闲来无事时他也会下厨烹饪,光是他做菜的菜谱就有若干卷。而且他所做的菜以选料普通、烹调手法简单、色泽艳丽、味美可口而著称。千张肉就是他创作的一道菜。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乡探亲,当他宴请宾朋好友时,厨师做了很多菜,其中就有一道形如梳子名为“梳子肉”的菜。此菜为大块肥肉,看上去就觉得腻,所以几乎没有多少宾客食用。宴会结束后,段文昌就找到做这道菜的厨师,并且给了他很多改进的建议。他让厨师把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胡椒换成黑豆豉,并且加入葱、姜等佐料,段文昌还亲自下厨示范给厨师看。不久段文昌要离开家乡了,他又宴请宾朋,而这次厨师按照他教的方法重新做了这道梳子肉。这道菜色泽黄嫩、肉质松软、肥而不腻、味道香美,刚一端上桌就受到了宾客们的一致好评,大家争抢着品尝美食,不一会儿这道菜就被吃光了。众人皆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段文昌见肉片薄如纸,当即给它取了个名字“千张肉”。自此之后,千张肉经过不断地改进,一直流传至今,也渐渐走到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这道菜的精要在于刀工要精细,切出来的肉片薄如纸片才能做好。首先将克的猪五花肉处理干净后,皮朝上放进炒锅中,加入清水煮半个小时捞出,用金酱将猪皮均匀涂抹。将放有植物油的炒锅烧成六成热时,将涂了金酱的肉块迅速下锅,炸约两分钟,等其呈现红色时捞出来凉凉,切成约为5厘米长的薄片,注意薄片切得尽可能厚薄一致。在一大碗内,放入花椒、葱段、姜片垫底,而后将肉片皮朝下整齐地码放好。将酱油、红方腐乳汁倒在肉块上,加上五香豆豉、精盐、味精连碗一起放进蒸笼,用旺火蒸上四个小时取出来凉凉。上桌时,再放进蒸笼里蒸透,取出后反扣在盘子上,去掉花椒、葱段、姜片,撒上葱花、胡椒粉就完成了。今天的美食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