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最近一个月的生猪价格变化走势图,从中可以发现从8月19日至今生猪价格再度迎来了一波连涨,将猪价从10.元,拉升到了11.22元,上涨了0.4元左右。要知道这次上涨之前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猪价一直是在走下坡路的,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猪价连涨一周呢?
首先是近期的猪肉消费利好增加。8月底和9月初是各学校开学的时间,学生开学尤其是高校开学前猪肉市场往往会迎来一波集中备货期。这还不算完,中秋节将会在9月10日到来,部分地区流行猪肉馅月饼,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猪肉消费量。
其次是市场生猪供应量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虽然上级给出的数据中全国生猪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的状态,但是从市场情况了解到,基层代理商的饲料、疫苗等养猪刚需的产品销量一直不理想,再联想到部分地区不稳定的非瘟,以及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的不理想,市场生猪存栏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猪价上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后,此前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猪价持续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屠宰企业亏损严重,压价意愿较强。随之而来的则是养殖户的挺价惜售,屠企收猪难度增加,消费利好到来,屠企不得不提价收猪,刺激养殖户卖猪。
找到了最近这段时间猪价上涨的原因,那后续的9-12月份猪价会呈现什么样的走势呢?
9月:9月初学生开学利好会持续发力,叠加中秋到来屠企提前备货,生猪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到了9月中下旬,猪肉消费需求转淡,在供应端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猪价会再次进入小幅下跌通道,但是到了9月底又会迎来“十一”消费利好,屠企会再次备货提升猪价。
10月:虽然10月上旬有十一这一消费利好,但多数屠企都会在9月底提前备货,猪价很有可能出现“逢节必跌”的情况,而去年猪价的惨跌也是从十一期间开始的,所以不得不警惕10月的行情。另外,十月还会是二次育肥大猪集中上市的关键期,虽然天气在转凉,消费缓慢恢复,但在供应增加的情况下,猪价很有可能走下坡路。
11月:11月出栏的生猪正常情况下是今年4、5月份母猪所生,而4、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虽然处于过剩的状态,但夏季南方高温,北方多雨对猪群的生长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部分3月出生的猪很有可能会延迟到11月出栏,从消费情况预测,11月猪价大概率会止跌反弹,但考虑到生猪出栏延迟以及部分二次育肥猪场继续压栏等因素的影响,预计11月的猪价会有小幅上涨,高价地区有希望涨到12元,低价地区重回11元。
12月:单从市场因素来看,12月生猪价格的上涨可谓是集结了天时和地利,天时温度下降,猪肉消费增加,有助于猪价上涨,地利则是上半年猪价持续低迷,市场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12月出栏生猪多是今年5、6月份母猪所生,母猪产能降至最低水平。关键则看人和,一方面要看消费者的猪肉消费恢复情况,毕竟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猪肉高价期,不少消费者对猪肉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看养殖户的挺价意愿,如果养殖户更看好元旦后春节前的价格,那么12月生猪供应量处于低位,更有利于猪价冲高,届时猪价很有可能会涨至13元水平。
总的来说,9月猪价继续小幅涨跌波动,10月猪价大概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11月先来一波上涨预演,12月才会迎来真正的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