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论坛

首页 » 常识 » 种类 » 猪,卖肉求生地球知识局
TUhjnbcbe - 2024/12/14 19:07:00
白癜风专病专治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前一阵子,我趁着休假补上了“进淄赶烤”,终于尝到了梦寐以求的烧烤三件套。当我把卷着烤肉、嫩葱和蘸料的小饼送入口中,体味着烤得流油的猪五花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跳出一个念头:为什么是猪?不是所有的肉都可以叫“五花肉”可是为什么是猪肉呢?(图:图虫创意)▼在探索猪是如何一步步沦为餐桌上的美味之前,我们不妨先追根溯源,搞清楚猪是怎么来的?猪科小史在生物分类学上,猪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偶蹄目——猪形亚目——猪科——猪亚科——猪属,真的是好长的一串。先给猪猪来个“自我介绍”(图:图虫创意)▼从中可以看到,猪属于偶蹄目,而我们熟悉偶蹄目动物还包括牛、羊、鹿、骆驼、羊驼,还有生活在海洋中的鲸豚。猪竟然跟这么一大群动物是亲戚。陆生种类四足通常各有四趾或二趾趾甲特化为鞘状的角质因每足的蹄甲数为偶数(四或二),故称偶蹄目(图:图虫创意wiki)▼今天地球上所有的猪都属于猪科,和猪科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同属猪形亚目的、生活在美洲大陆上西貒(tuān)科。西貒外形和习性和猪非常相似但体型比猪科小,后肢只有3趾(图:壹图网)▼以上的从属关系,反映了猪科的演化史。尽管化石保存并不理想,但是根据古生物分子基因方面的分析,最早的猪科成员在距今约至万年前的渐新世就已经出现。之后这个家族就原地起飞,快速演化,并广泛出现在非洲、亚洲和欧洲大陆之上。可以说,从一刻开始,猪科就表现出了对于不同环境的强大适应能力,而这种能力让它们立于不灭之地。甚至在“三星堆上新”里都可以找到猪猪的身影(图:YouTube)▼从渐新世到中新世,猪科诞生了四大家族,并且在整个中新世时期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局面。这四大家族分别是镰齿猪亚科、新猪亚科、猪兽亚科和四锥齿猪亚科(包括猪科在内的猪形亚目的演化树)▼无论是哪个家族,都已经具有了相似的外形特征,比如拉长的鼻子、上卷的獠牙、粗壮的身体和粗糙的鬃毛。简而言之,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它们都是猪!猪兽亚科的化石看起来就不是好惹的猪(图:wiki)▼中新世猪科四大家族中,最著名的就要属镰齿猪亚科的库班猪(Kubanochoerus),它因为发现于高加索的库班地区而得名。库班猪可是个大家伙,它的体长可达2.5米,肩高1.2米,体重接近千克,和一头牛一样大。正因为拥有高大的体型,库班猪也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猪。和我们现在对猪的印象不一样库班猪有着四条大长腿(库班猪的骨架图:上海自然博物馆)▼库班猪与人类的体型对比▼除了个头大,库班猪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它的眼睛上方长出了一个角,这个角并不锋利,主要用处是同类之间的搏斗。库班猪的头骨化石头顶上的角还是很明显的(图:上海自然博物馆)▼库班猪生活在距今万至万年前的中新世,生存地点同样遍布非洲、亚洲和欧洲。中新世结束时,猪科遭到了沉重打击,镰齿猪亚科、新猪亚科、猪兽亚科全部消失,剩下的四锥齿猪亚科也只坚持到了上新世中后期。但四大家族的团灭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它们为新兴的猪亚科腾出了生存空间。长江后浪推前浪接下来到猪亚科出场▼猪亚科的部分“后浪们”不少都长得很有个性(图:wikiflickr)▼最早的猪亚科成员可以追溯到距今多万年前的中新世,比如原河猪(Propotamochoerus),这支新兴的猪族势力在上新世开始发力,经过更新世的千锤百炼,最后演化成今天地球上所有的猪(包括人类饲养的家猪)。原河猪的头骨化石▼“巨猪科”与猪无关在偶蹄目大家族中,曾经有一群被称为“巨猪科”的类群,它们个个身型魁梧、面目狰狞,仿佛是来自地域的怪物。“巨猪科”中名气最大的便是恐颌猪(Daeodon),这家伙的体型巨大,脑袋也巨大。恐颌猪的体长可达3米,肩高1.8米,体重超过1吨,比前面提到的库班猪还要大。恐颌猪的大骨架(图:flickr)▼恐颌猪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reddit)▼恐颌猪仅仅是脑袋就占了全长的三分之一,脑袋上的一张嘴巴中长满了粗壮而锋利的牙齿,让它看上去丑陋又恐怖。正因为有一张血盆大口,恐颌猪才能够咬杀、撕裂其他动物,或是清理尸体。植物在它食谱中的比例,要明显低于猪。看这牙齿,就知道这家伙可不是吃素的(图:flickr)▼由于脚上长了蹄子而不是爪子,恐颌猪并不适合猎杀,但是凭借高大的体型和满嘴的大牙,它们经常会抢夺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是十足的恶棍。恐颌猪复原后大概长这样长着一张凶神恶煞的长脸(图:wiki)▼巨猪科曾经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它们在食物链中占据着非常特别的位置,既是顶级食肉动物,也是食腐动物,还会经常吃素。可肉可素,能猎能抢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小霸王了(图:walkingwithbeasts)▼巨猪科的存在,似乎让包括猪亚科的猪形亚目扬眉吐气的一回——咱家里也有能撑场面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古生物学家后来发现,原来巨猪科分类上都不属于猪形亚目,反而与河马和鲸类关系更近,所以被分到了鲸凹齿形类(Cetancodontamorpha)。巨猪科的名称也相应进行了调整,改名为豨(xī)科(Entelodontidae),恐颌猪也改名为凶齿豨。豨科出现的时间其实比猪科还要早,大约在距今万年前,但是它们在距今万年前全部灭绝。豨科动物之所以与猪长得有几分相似,完全是趋同演化的结果。豨科也算是强悍的掠食者可是最后也没逃掉灭绝的命运(图:wiki)▼与两脚猿邂逅当豨科动物横行于北方草原的时候,我们人类的祖先还在非洲丛林的树上摘果子吃,所以两者素未谋面。随着人类祖先来到地面双足行走,属于两脚直立猿的时代终于开始了。来到地面增加了人类与猪相遇的概率,制造工具又提高了捕获猪的概率,于是猪成了我们的主要食物,这一切看上去都顺理成章。逐渐开始直立行走,逐渐开始与猪相遇(在河边打制石器的能人图:wiki)▼可事实上,人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捡拾动物尸体为食,即便主动捕猎目标也是啮齿类、小型鹿科等。而凶悍的猪属于非常危险的猎物。运气不好的时候,还得和猛兽抢点肉吃(图:壹图网)▼至于人类什么时候开始吃猪,需要翻翻古人类的厨余垃圾,比如周口店猿人洞中的遗迹。研究表明,生活在距今70万至2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吃野猪了,而且学会用火的北京猿人还会把野猪肉烤了吃,味道和口感比生肉可是有不小飞升。外出打猎归来的北京猿人大概是最早的一批烧烤爱好者(图:周口店云游博物馆)▼从猿人洞中找到的大型动物骨骼来看,野猪占比并不大,反而是鹿、马、猕猴的数量更多,毕竟它们更好捕捉。鹿科动物更容易被古人捕食(图:mediastorehouse.
1
查看完整版本: 猪,卖肉求生地球知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