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推广“公健操”效果如何
4月13日有两则见诸《东方早报》的新闻,放在一起读很有意思。一则说市卫生局联合相关机构,向全市200万白领人群推广“公健操”,以“倡导都市年轻人的新健康生活方式”;另一则说市绿化管理局在第二十七届爱鸟周来临之际,联合相关协会正式启动“寻找喜鹊”的活动,“希望动员市民改善环境,与鸟类和谐相处”。这两件事都很有价值,作为市民没有理由不为其叫好鼓掌。不过让我有些信心不足的是,这样的动员是否会迎来市民的热捧?进一步而言能否实现活动初衷?首先,假如我是一个白领,也可能不喜欢像小时候做眼保健操、广播操似的,以整齐划一的方式来锻炼身体;至于寻找喜鹊活动,虽然我有兴趣,但在我居住的城区,喜鹊们未必会眷顾我的寻找之心而飞到我家窗前。当然,在上海的某些公园绿地有它们安身所在,但如果我们都去寻找它们,最后的结局恐怕是让它们不多的栖身之所都难得保全,更谈不上招引和留住它们了。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府部门动员之余,还应该多考虑一些实际需要。即便没有推广和号召,观鸟人群也会自发涌向崇明东滩,疲于职场奔波的白领也会选择他们喜欢的锻炼方式。当然这不是说,在诸如医疗健康、环保绿化及其他许多公共事务上,*府就无需作为了,恰恰相关,致力于打造公共服务型的现代*府要做的事情更多,所担的责任更大。但至少服务是有选择,是有所不为的,而且服务更要注重操作性,而非一厢情愿。否则“推广”和“动员”后,只会招来虚应式的响应,这样岂不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