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游猪游猪生态
前言
疫情当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在非洲这片土地上,确诊病例数呈指数级增长,已逾2万。
当此之时,国际医疗援助更显得不可或缺。一直以来,国际社会都向非洲提供着资金与技术上的支持,以完善其公共卫生体系;我们也见证了援助之下非洲多国近年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提升。但这些进步仅凭任何一方的“单打独斗”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援助之下,更是合作。年,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与非洲达成“十大合作计划”,其中就包括了公共卫生合作计划;年,在第七届中非合作论坛上,公共卫生被列为中非卫生合作计划的重中之重。近日,中国政府又应埃塞俄比亚政府邀请,派遣了经验丰富、高级别的抗疫医疗专家组,将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新冠疫情的防疫工作。
从政府合力举办峰会论坛到企业间的经贸投资合作,再到中非人才的互助,一次次合作推动的不仅是中非间良性的医药卫生合作关系,还有在经济、文化上各方面的友好交流。
本篇作为公共卫生话题第三篇,将放眼非洲大陆,探索持续不断的中非合作故事。游猪生态希望通过分享中非政府和企业间的医药卫生合作成果,以更广阔的视角呈现非洲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洞察中非合作之趋势。疫情后的世界,震荡和创伤的幽灵势必席卷全球,也为中非互信合作蒙上阴影。唯有非洲自身借鉴既有之经验快速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真正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繁荣、和平以及可持续的未来。
对于非洲这一公共卫生话题,我们将产出如下四方面的相关内容:
Chapter1非洲的流行病简史
Chapter2非洲在行动
Chapter3中非合作
Chapter4非洲的机遇和展望
本篇文章,我们讲述“中非合作”。
01/政府合作
医疗援助简史
新中国成立不久到年,中国对非洲的卫生援助都以派遣医疗队为主。
而年到年,中国对非卫生援助迈入了“援助”与“合作”相结合的新阶段。新阶段下的卫生援助,更注重实效和长远利益。
这之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非洲渴望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求相结合,催生了中非合作的战略契机。中国陆续向非洲几十个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并与其在一些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方面加大了合作力度。并形成了援非医疗队、医院、疟疾防治中心、捐赠药品和设备、医疗人员培训等全方位立体式医疗援助体系。
-,
医疗援助与合作
年4月,中国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到达北非阿尔及利亚,自此中国开启了半个多世纪的援外医疗历程。
援外医疗队的专业组成多样,以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为主;既有西医,也有中医;既有普通专科,也有脑外科等高端专业。95%以上的医疗队员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从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到诊治专科疾病、疑难杂症;从深入乡村巡回医疗,到开展白内障复明公益行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