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立志拱城市白菜的张锡峰,希望他幸福
TUhjnbcbe - 2025/2/14 19:05:00
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这两天的热搜,全是分数线。

分数出了。

有件事后续,也在更新。

衡水中学的张锡峰同学在某档节目上的演讲,因为一句“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在高考期间引起轩然大波。

猪该不该拱白菜。

人生志向该不该效仿猪拱白菜,暂且不说。

很快大家发现,这位少年其实并不如自己说的那样,是一只“土猪”。

高考结束,张锡峰被父亲用帕萨特接走。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他在演讲中所描绘的那种一无所有,贫瘠得一眼到头的生活,以及恶狠狠要“逆天改命”的冲动。

一下子都变得没来由起来。

Sir要说的不是反转和打脸。

相反Sir太能够理解,我们从小到大,早已被训练得适应了双重思维。

以至于说起谎来,都是下意识的,甚至无比真诚。

回想一下,你写过多少篇言不由衷的作文?在多少场合为了投其所好起过高调?你又听过多少次,完全坦诚,不加矫饰的演讲?

这个时候口口声声的“我”,已经不是我。

而是察言观色,因时因势,不自觉扮演起得一个角色。

这个角色未必是张锡锋的本色。

却也像一面镜子一样,投射出这个17岁的少年,所观察到的外界,以及他理解中适应外界所应该成为的样子。

高考结束了,人生下一段旅程还会开始。

Sir想聊一聊那场演讲迷惑性的地方在哪。

希望能给向往着未来的学生们一个参考。

也包括张锡锋。

01

为什么这场演讲会招来这么大的非议。

因为网友敏感地从中察觉出了一重意味:威胁。

最先感受到威胁的,大概分为两部分人。

女性。

“好白菜叫猪拱了”这句俗语,指代的是什么,懂的都懂。

这是不是不尊重女性?

甚至进一步推测,你要去拱城市里的白菜,到底想干嘛?

于是张同学的话,被理解为借城市里的女性上位,他是猥琐凤凰男。

另一种,是对底层的破坏性冲动,向来保持着警惕。

所谓“拱城市的白菜”,可不也像泥腿子进城,别人摸得的,我阿Q也要摸。

Sir不否认,两种害怕都有道理。

但,是张同学真的表现出了威胁。

还是别人将自己的害怕,投射到了他的话里?

我们来看完整视频中,张同学说了什么。

在他的描述中,大城市是美好而遥远的存在。

而身边触手可及的现实,是平庸,可悲。

整段演讲中,都与女孩无关。

“土猪”,是寒门出身;“白菜”,是城市资源。

如果翻看张同学其他的演讲,你会发现他喜欢挪用网络用语。(这是中学生喜欢的玩梗,台下常常会传来笑声)

称自己“古娜拉黑暗之神”。

拿数学题开涮:“小东西,真别致。”

如果说有问题。

是他在演讲中使用“猪拱白菜”作为修辞,不够妥当和得体。

但以此一句话就判定这位高中生是直男癌,或者是潜在威胁的野心家,都大可不必。

别误会。

Sir绝不是要举双手赞成张同学的演讲。

如果说这场演讲传达的内容可能侵犯到谁。

那么不是别人。

最可能的,是张同学自己。

和不少人一样,他正陶醉在一碗狭隘而错乱的鸡汤中。

02

“猪拱白菜”这个说法流传已久。

为什么唯独在张同学这炸了?

Sir想,问题在于态度。

当父母说,女儿出嫁,就像自家白菜被猪拱了,潜藏的情感是惋惜,不舍;

当情侣使用猪和白菜的情头,这可能是一种打情骂俏——女生是宝贵的一方,男生是配不上的一方。

无论哪一种说法,“猪拱白菜”都不是一个正面的比喻。

而张同学呢?

他把这个表述,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这才是让人觉得不适的地方。

甚至让人产生了“我穷我有理”的联想——

一个被掠夺的人。

他的掠夺行为,就具备了正义性吗?

这可能才是张同学无论如何强调自己的委屈,如何慷慨热血,很多人也无法对这份成功的冲动献上祝福的原因。

有人说。

难道我们寒门子弟,就没有资格改变命运吗?

当然不。

前段时间刷屏全网的寒门博士论文致谢,多少人被感动落泪。

12岁母亲离家,17岁父亲意外去世。

他的家,长这样。

雨天漏雨,冬天漏风,老鼠遍地。

但他这样说: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谁能不为黄博士实现了目标,由衷地感到高兴。

值得祝福的成功,是什么样的呢?

它关乎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它关乎自我的完善。

而成功,只是这一过程的副产品。

很遗憾。

在张同学的演讲中,我们没听到他未来要去创造什么,也没听到他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表现出来的胜负欲,都只关于——

我要获得什么。

财富,地位,更好的城市,被人瞧得起的尊严……

这些本身都没有错。

但问题在于,他在表述这种成功的时候开始变得面目狰狞。

甚至,还认为面目狰狞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可以牺牲健康(生理和心理的)。

可以牺牲一切一切。

我们赞赏成功。

但要警惕的是报复性成功。

在成功前表现出心理不平衡,愤怒,乃至仇恨。

那么成功后,会以何种方式进行补偿呢?

我要让平日里轻蔑我的对手知道

我要让他们亲口说出那三个字

你,赢了!

最极端的例子。

《人民的名义》的祁同伟。

祁同伟底层出身,他曾拼命学习,想要改变命运。

从要看不起自己的人低头,到“我要的是这个世界在我面前低头”。

他放弃尊严和爱情,求娶不爱的高干千金,换取当厅长的机会。

反过来又怨恨着,自己被扼杀了爱情,自己在家庭里不被尊重。

他想成功的一部分动机,已经变成了报复那些过去地位比他高的人。

Sir当然不是说,张同学会成为祁同伟。

Sir也祝福他能成功。

但是否应该反思——

你要选择什么,作为成功的能量?

我们看到张同学在演讲中诉诸的是——

亲情捆绑。

他们只是一群穷人家的孩子

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

阶级落差。

一些同学陆续被家长用轿车接走

而我只能背着沉重的书包

一步步走路回家

这两点,对人都是强有力的刺激,如同往你的背上狠抽鞭子,奋力前行。

这是张同学无师自通的吗?

你看成功学贩子,甚至传销,最常见的套路就是如此。

Sir要说,不要将如此low的内核,作为你成功的驱动力。

“君子以自强不息”“贫贱不能移”……

都不是写在书本上的空话。

而是告诉你:

哪怕身为寒门子弟,你也不要放弃通过体面而自尊的方式,获得成功。

这种信念的失落。

不是成功的捷径,而是另一个更大滑铁卢的开始。

03

听完张同学的演讲,Sir没有特别鄙夷或是不满。

只是感叹——

是怎样的教育,让张同学认为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敌人的世界?

很多敌人,只是被创造出来的假想敌。

用来包裹一个日渐偏激、狭隘的自己,推开一个真实的世界。

比如,张同学志在“拱了城市的白菜”。

好像白菜,是该被冲击的敌人。

但实际上,无论他多么努力,考了多少分,也不可能夺走一个发达城市的入学名额。

在不变的录取率下,被他拱走的,只可能是河北的另一个学子。

他的努力不可能改变这场零和博弈。

总和不变,努力增加,这叫什么?

不就是今天人人喊打的内卷吗。

为什么在工作上,我们都嗤之以鼻,但一到了教育里,又好像获得了天然的正当性。

然后,诋毁衡中模式的人,也是敌人。

是他们不许穷孩子“活着”。

果真如此?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一份《“超级中学”公平与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数据明确指出:

超级中学对高中教育的均衡有很大破坏,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公平有负面影响。

衡中等超级中学,在全省、全国范围以“掐尖”的形式招收优秀学生和师资。

在去年,衡水一中的学费已经达到了两三万。

真正的寒门学子,面对的只有被抽走了血后,更加贫瘠的教育资源。

在张同学眼里,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普通人”了。

普通人是一颗颗暗淡的星辰,是空洞的,这样的人生是一败涂地。

是周而复始,循规蹈矩,一眼就能看到死。

好像,身边普通人遍布的世界,都恐怖、不堪,有着莫大敌意。

要将他的人生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Sir想对张同学说。

“诋毁”衡中的人,不是你的的敌人。

他们只是单纯地觉得,教育不应该变成这样。

平凡的人也不是你的敌人。

他们才是这个世界里真实的大多数,是可以成为朋友的人。

如果说一定有什么是张同学的“敌人”。

他不满城乡差距,不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含恨牺牲身体、心理健康要去够到比别的省份更高的分数线……

真正的“敌人”是谁?

你想必已经明白。

但很遗憾,张同学的演讲始终没有表现出直面的勇气,相反理直气壮地投入了造成不公那一方的阵营。

却把“城里白菜”“诋毁者”“普通人”树立成里假想敌。

少年可以穷。

少年可以被欺。

但少年气,就是不要从一开始就变成你鄙视的人啊。

张同学只有17岁,还是一个少年。

Sir不相信,这段演讲就是他的全部。

他的人生也不可能永远活在一个叫“衡中”的地方。

迟早有一天,他会走向更宽广的世界,到那时,眼前不会只有考试一个方向。

和张同学一样,十多年寒窗苦读,也十多年浸淫在“必须成功,平凡可耻”的教育中的同学。

请不要让束缚住你们十多年的套子,继续束缚你的一辈子。

Sir祝福你——

有一天能发现学习不是负担,真正体验到,沐浴在知识与思想中的幸福。

不再纠结于成为人上人,而是自己活成一束光,也照亮自己周围的一寸见方。

可以是一头“土猪”,就算拱不了白菜,也要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M就是凶手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志拱城市白菜的张锡峰,希望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