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好吃懒做,奸懒馋滑的二师兄“八戒”想必大家都已熟知,《西游记》可谓是80后童年的一部分,“猪八戒”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会天罡数的三十六般变化,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耙)。
那么猪八戒的真实的来历你知道吗?吴承恩笔下猪八戒的家乡真的是在高老庄吗?在《西游记》中吴承恩笔下的猪八戒,依据的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个大揭秘!
有一说法是,吴承恩家乡淮安,有个二流子名朱八,吴承恩觉得这种人只有戒懒、戒馋、戒偷摸、经磨练,才能变成好人;更觉得,世人应该以朱八为戒。后期在创作中,又听人讲述过野猪精的故事,吴承感便塑造了这个人格化的猪精形象,但这种说法有穿凿附会之嫌。
现有人,从秘藏于大英帝国的博物馆内、被当年,帝国主义分子斯坦因盗窃走的敦煌唐人绘图象《大摩里支菩萨图》中,发现了猪人形象。这可以说是一个最原始的猪八戒形象。被窃取的是张幢幡,上绘大摩里支菩萨,菩萨脚踝前,有一只小金猪,猪头人身,两手架开,作奔走如飞状,造型甚是活泼,更显出法力无边的样子。这就是后世传说猪八戒的最早的雏形。
与此对照的还有《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经中的猪是供骑乘的,而唐三藏所译的《佛说摩里支天菩萨罗尼经》中,述及种种厄难,这也是《西游记》中种种厄难的张本。据上述材料表明,吴承恩的构思,是受大摩里支菩萨经和它的图像的影响,这么解释是有道理的。
但不管依据在哪,我们不得不佩服猪八戒的人物刻画,猪八戒在整部剧中带给大家不少欢乐,每次被妖怪抓去,悟空总会让妖怪先蒸、煮八戒,看到八戒那怕死又自私的人物刻画,难怪他大师兄孙悟空会叫他“呆子”,这话一点都不掺假,就喜欢看八戒讨厌孙悟空又干不过他的眼神和表情,真的是蒙到家!
八戒的贪吃,八戒的好色,八戒的懒惰,在整部《西游记》中,八戒的性格是一如既往毫无违和感,发挥的真的是淋漓尽致,每次被抓,想不先吃他的肉都难,这完全不怪悟空提议先蒸、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