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强子。估计很多人都有一个印象,小时候嘴馋了“妈妈会给你炖大骨头吃,喝骨头汤”;女人在坐月子的时候后,家人会炖骨头汤喝,认为有营养,补充蛋白;或者说孩子长身体,快考试了,家长也会炖骨头汤来补,“吃肉不如喝汤,营养都在汤里”等。好像“骨头汤”最有营养,也补钙,口感鲜美,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说几个被神化的“骨头汤”谣言。
一骨头汤补钙,预防骨质疏松---谣言
骨头汤补不了钙,因为骨头里的钙是以磷酸盐形式存在,不容易溶解到汤里,骨头熬煮后,汤里的钙含量其实很低。有实验证明,在高压锅蒸煮两小时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纷纷浮出水面,但汤里面的钙仍是微乎其微。
骨头汤浓白不是因为钙含量高,是其中的脂肪含量高。长期饮用骨头浓汤可导致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问题。心血管疾病、痛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人更不建议常喝。要想用骨头汤补钙,只有一个方法: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炖上一两小时。醋可以有效地帮助骨钙溶出。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一定不要用高压锅,最好用砂锅来炖,避免在骨头汤中溶出过多的铝。
二骨头汤补充胶原蛋白----谣言
都说骨头汤或者猪蹄汤中含有大量胶原蛋白,对皮肤和身体均有益处,但是,骨头中的胶原蛋白都是很大的蛋白质分子,不仅很难溶解到汤里,而且很难被人体吸收,所以通过喝汤补充胶原蛋白基本不可能!
三大骨头有催乳的效果----谣言
可能有的地方说“黄豆+排骨一起炖汤催乳”,这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不易大量食用,因为汤水中含有大量脂肪,过多食用不仅不能起到催乳的作用,还有可能因为脂肪吸收过多而造成乳腺堵塞。
四那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喝骨头汤,而且骨头汤很鲜美呢?
主要是由于肉在滚烫的水中煲煮,其中的蛋白质热分解成含氮的各类物质,浸出在汤中,因而使得汤闻起来特别香。煲汤时间适度加长,确实有助于营养释放和吸收,但过长反而会破坏营养。一般情况下,肉类炖到1~2个小时,其中的浸出物会达到最大量,过了这个时间,即使煲再久,汤也不会更有营养,相反,还会导致营养的流失。
五骨头汤嘌呤含量高,脂肪含量高---尿酸高,血脂高的人少喝
如果你已经尿酸偏高,或者已经痛风发作过,那就应该少喝一些高汤,因为高汤都是由油脂乳化而来,营养价值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但油脂含量却很高,摄入大量的油脂会导致代谢异常,有罹患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风险。而且其中大量的呈鲜物质会增加肝肾,尤其是肾的负担,导致嘌呤类物质代谢障碍,可能导致痛风发作。
好了,今天说这些,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