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体育场路上的建德大包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
昨天傍晚,店门口依旧等了一排人。“哇,这家包子店人好多,要不也尝尝?”两个过路的小姑娘说完就挤进店里,“老板,你们家什么包子好吃呀?”声音很快被淹没。而一旁男的女的讲话声音都很大,“老板,来5个豆腐包!”“2个豆腐包,2个肉包!”……
建德大包是双胞胎兄弟开的,哥哥叫翁大红,弟弟叫翁小红,两人老家在建德,到杭州两个小时的车程。在建德,豆腐包是特色。
体育场路上的包子店是弟弟开的
凤起路上的包子店是哥哥开的
兄弟俩来杭州两年,开了两家店,老店去年6月开的,在凤起路,哥哥在管。体育场路这家店11月2日才开业,弟弟在经营。
双胞胎兄弟
既当老板又当员工
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昨天我在店里见到弟弟翁小红,戴着口罩,穿戴橘*色标有“建德大包”字样的帽子和围裙,他回头看了看墙上的计时器,伸出4个指头,“还要等4分钟。”
客人在等新出笼的包子,弟弟翁小红说还有4分钟。
4分钟后,案台上热气腾腾,一笼包子20个,卖得最好的是豆腐包,分分钟就卖完了。
哥哥翁大红在卖包子
一个顾客,也是建德的小伙说,“建德人吃豆腐包,好比杭州人爱吃葱油拌面。刚出笼的豆腐包,一口咬下去,滑滑嫩嫩,鲜辣汤汁爽口。”小伙说自己从小就爱吃,建德人怕是到哪都忘不了这一口。
据兄弟俩介绍,从早上6点多到晚上10点,一天下来,两家店能卖六七千个包子。
兄弟俩既当老板,又当员工,忙得不可开交,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一个店10多个人忙,凌晨4点起床,准备食材,开门营业后就没得休息,自己吃饭就对付一下,早上吃包子,中午吃拌面,忙到晚上8点多人才少下来,这时才能吃上一顿像样的正餐。
店里几乎每月都在招工,包吃管住,可员工不断流动。这个活太苦,年轻人不愿干,年龄大了干久了,身体吃不消。
哥哥说,到体育场路新开包子店,原是想分流,缓解一下老店的压力。没想新店一开,老店流量没分走,新店也是忙得不得了。
弟弟倒是乐呵呵的,新店生意比老店还好,晚上要忙到10点。
这是意料之外,新店才7个员工,人手根本不够,弟弟想过原因,一是新店距离老店不远,“建德大包”这块牌子被认可;二是豆腐包口感确实不错;三是体育场路中山北路十字路口,地段好,人流量大。
说起自家包子,两兄弟只说是正宗建德豆腐包的口感,并没有特别的秘密。做包子,是哥哥带着弟弟入行的,而哥哥做这行也才两年。
哥哥一开始是做卤味的
后承包快递站点亏了本
做回老本行餐饮
兄弟俩年生,都是高中学历,没考上大学,哥哥跟着一个师傅到舟山学做卤味,弟弟来到杭州,摆摊开店做小商品生意。
哥哥做了10多年的卤味,“油烟太重,人跟着也腻味,实在不愿再做了。”
后来改行做快递生意,大概是年,在上海,承包了快递的一个站点,手下最多时也有30多个人跟着吃饭,可没想到,做快递没赚到钱,还把自己套进去了,亏了多万元,积蓄没了,老家建德的房子也卖掉了。
“我这人心态好,那时虽然焦虑,依然吃得下,睡得着。”哥哥说,最大的安慰是老婆一直陪伴我并且支持我,“我两个孩子,大女儿上高中,小女儿上小学,我爸妈不在了,都是外公外婆一直帮着带。”
“我老婆说,钱不算啥,只要人在,身体好,多少都能赚回来。”哥哥说,好在自己农村出身,过去这些年做卤味也好,送快递也好,自己没停过,也都在忙。换一个行当再做,吃苦是不怕的。
“把快递站点卖了,我又想到做餐饮,毕竟熟悉。”哥哥和老婆商量,想到卖包子,每天流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收入就踏实。
于是,哥哥花了3万块钱在建德找了师傅学做包子,“包子看起来都一样,面粉、馅料不同,口感却相差很大,其中学问很多,都是经验之谈。”配料有方子,醒面有时间,蒸煮的温度、水分以及时间,都得控制。
弟弟以前做过服装生意
兄弟俩都想转行
就把老家建德的包子带到杭州
弟弟在杭州卖小商品,后来在龙翔服饰城卖服装。弟弟说,“现在服装生意都转到线上,实体店越来越难,我就想着转行。”
弟弟跟着哥哥到上海做了快递,结果亏掉了,“哥哥这人做事认真,心态也好。”
快递生意虽然没做好,但兄弟俩这些年一直相互扶持。
弟弟家里也有一儿一女要养。弟弟说,亏了也不打紧,重新来过就好。
哥哥提议做包子,弟弟也觉得可行,建德老家的包子味道好,杭州吃不到。在杭州找个地段好的地方,包子好吃,价格实惠,不怕生意不好。
两人合计,前期投资也不用很大,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店面,兄弟两人加上各自老婆,应该忙得过来。
去年,兄弟俩在凤起路开了第一家店,一开始生意也一般。可今年四五月份,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这之前,建德豆腐包上了央视节目《探索发现》,制作豆腐包的视频在抖音上也很火,有多万的点赞。
豆腐包火了,兄弟俩且喜且忧,市民这么喜欢建德大包,可两人确实人手有限,太忙,一是服务不过来,再者就是怕忙中质量上得不到保证。
其实除了豆腐包,他们家的包子还有包心菜包、肉包。豆腐包和包心菜包2元一个,肉包2.5元一个。
有网友路过时发现这家店人很多,就进去打卡:“我买了他们家的招牌建德豆腐包子,比较特别的就是里面的豆腐馅儿,说不上惊艳(可能是因为我个人对于豆腐不太感冒),但性价比还可以,个人觉得肉包更好吃(我是肉食主义者),鲜嫩多汁,赞!”
还有网友说:“包子内容也简单,鲜肉包、豆腐包、菜包三种。口碑优秀的豆腐包,豆腐馅配上微辣调味酱,顺滑,口感确实不错。建德大包是优秀南方包子做法。”
昨天在店里,看到那么多客人“抢”着要吃包子。我也忍不住要尝尝,豆腐包和肉包(菜包没有卖),刚出笼的豆腐包,一口下去,烫得伸舌头,香喷喷嫩滑滑,又舍不得吐掉,应了那句老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隔壁50米的距离
还开了一家土猪肉包子店
生意也是好得不得了
体育场路建德大包开业的同时,在他隔壁50米的距离,也开了一家叫“场口土猪肉”的包子店。这家店的装修从外观到内里,比建德大包要上档次些,店里员工也多。
这家店老板叫陈兴,年生,是富阳人,傍晚他正在店里忙,别的员工都穿着白色的工作服,陈兴本人穿得比较休闲,他端着小笼包帮忙叫号上餐。
店窗玻璃上有个广告,“起床!吃早餐”,在包子的价目表上,其中有一条“4元无限畅饮系列,包括豆腐脑、现磨豆浆、白粥、黑米粥、八宝粥、地瓜粥、南瓜小米粥,还特别备注,一个大人可带一个小孩,小孩免费。”顾名思义,就是付4块钱,一个大人带一个小孩,粥随便喝。
“场口土猪肉”包子店,4元无限畅饮,大人带一个小孩(18岁以下),小孩免费。
因为店内实在太忙,我见缝插针地和陈兴聊了几句,问他多大的小孩进店免费吃粥?他说,“18岁以下。”
“那是不是每个孩子进来要出示一下身份证?”
“那倒不用,一般孩子、小伙子是看得出来的呀,当然也有不准的情况,可顾客也不至于为了一碗粥欺骗我们,对吧?”
“粥免费喝,最多的能喝多少?”
“大碗的,最多喝个两三碗也差不多了,多的是小姑娘用小碗,各种粥都喝点,主要是图个新鲜。”
这家店和建德大包一样,也是座无虚席,吃包子要排队。
陈兴也知道隔壁有家建德大包,不过他比较自信,“体量不一样,我家店50多个员工,他们家十来个,做大包子;我们做小笼包,土猪肉,各有特色。”
说到小笼包,陈兴很自信,直言:“在富阳,小笼包,我就是第一。”在富阳,他有5家“场口土猪肉”的包子店,这是在杭州的第二家,另有一家在九堡。
“我店里的食材都是自给自足的,我不仅有生猪养殖场,还有菜园子。”年龄不大,我忍不住好奇地问他生意怎么做得这么成功?
“你要是有我这样的经历,你也能做。”陈兴说得简单,“我最初是在富阳种地,承包了50亩地,种各类蔬菜,有批发市场收购,蔬菜和水果一样,有滞销有损耗,自己吃明显吃不完,怎么办?我就想着养土猪,土猪吃种的菜,长势好,品质得到市场认可。猪养多了肉也多,肉多了,就想到做餐饮,蔬菜、肉等原材料都自产……”这是很自然的一个生产链。
记者刘抗文/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