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论坛

首页 » 常识 » 种类 » 华语辩心雕龙洛阳集连载什么是喜欢
TUhjnbcbe - 2021/3/7 0:36:00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有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常有热心的学弟妹,会在网络上问我一些关于辩论(或泛辩论)的问题。有些问题,三言两语说不完,我的回应多半都是「有空时,会写在网志里」。然后会发生什么事,我想大家都知道……所以开这个专栏的目的,就是为了清理我对学弟妹们积欠已久的答复。我想,对每个踏上辩论之路的人来说,你我都是「寒雨连江夜入吴」,而看着一届届的学弟妹陆续离开社团,又有谁不觉「平明送客楚山孤」?专栏名为《洛阳集》,点的便是后面接着的那两句。迟来的心意,无非尽点秀才人情。留言:Kid.时间:-08-05执中学长,我是晓明的学妹,今天我跟同是演辩社的朋友无意间聊到一个问题,即是「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真的喜欢,而不是潜意识受社会的影响而自以为喜欢?」我们尝试讨论下去,发现有几个症结:第一就是喜欢这个动作是如何产生的?远古人类的喜欢是不是因为需要才喜欢?例如需要肉而喜欢肉/需要装饰而喜欢贝壳……还是人是依照本能去选择喜不喜欢呢?若是,那么本能是不是又受社会的影响?第二就是社会需不需要喜欢这个动作呢?如果上述「需求=喜欢」在远古成立,那在现在社会不一定成立的情形下,喜欢这个动作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不论是什么东西,都一定有人喜欢或不喜欢,但若是像法条的存在,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但又有存在的必要,那现下是不是只需存在有需要的东西,而不必有喜欢这个动作呢?其实最让我们困惑的,还是在问题本身:如果是社会影响了我们的喜欢,那还能称作是喜欢吗?喜欢这个动作究竟是不是人的本能?以上,希望学长解答,谢谢。注:无意中来到学长的网志就问这么长的问题,占用版面,真抱歉。*执中齐白石,苦寒出身,他爱画白菜。

在齐白石笔下,白菜总是菜叶少,白茎多,颗颗硕大、肥美、饱满。我们会轻易地喜欢上齐白石的白菜——因为那是棵庄稼人眼中最完美的白菜,就像刚从田里拔出来似的,亲切的不得了。

溥心畬,旧日王孙,他也画白菜。在溥心畬笔下,白菜与「农作物」这三个字扯不上关系。它茎脉横斜,叶片舒卷,淡雅的就像根本不曾沾过泥。我们不一定能领略溥心畬的白菜,因为它总是悠然闲然,对我们保持着遥远的美感。人的情感,看似自由,其实不然:饿求饱,得而后止。渴求饮,得而后止。倦求眠,得而后止。凤求凰,得而后止……我们的胃袋,我们的喉管,我们的种种生理限制,逐一划出了此生欢恶爱憎的可能与极限。故人若要更进一步的,求得某种持续、永恒的快乐,就得另想办法,好提升自己的「能力」——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要大家去买威而刚。我说的,是「欣赏」。欣赏,是能力,也是门坎。不懂欣赏,人就没有「喜欢」的自由。欣赏,是脱离,也是宣泄。透过欣赏,人才得以接触(或释放)其内在那个纯然「无目的」的自我,才得以从生物的本能中挣脱,从实用的欲望中挣脱,从理性的探究中挣脱。这片刻间的挣脱,极其珍贵,因为这恐怕是我们最近于「神」的剎那。在故宫,你会发现溥心畬的作品,能将原本真实冷硬的世界,撕开一条缝。凑在这道隙缝上,溥心畬将他的双眼,借给你三分钟。这三分钟,你尽窥上帝隐遁于形象间的大造化。逛故宫,别净看那块猪肉石,太没出息!学历史,我们见到的是人类权力的承传,学欣赏,我们见到的却是人类心灵的承传。所谓「喜欢」,不是「受不受社会影响」这么简单,那是一种持续、永恒的能力与追求。齐白石的画,恐怕及不上溥心畬,不是因为他的画练的不够多……而是因为他的书读的不够多。懂了吗?晓明的学妹?

免责声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语辩心雕龙洛阳集连载什么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