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三鲜丸子汤舌尖上的龙湾之七
TUhjnbcbe - 2021/3/30 13:54:0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永嘉场的人们既能下海捕鱼,又能种植粮食蔬菜、饲养禽畜。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早在清末,寺前街就成为了永嘉场的饮食文化中心,有着一定规模的酒店。“公私合营”后,永强供销社开设的“十八踏酒楼”,便是当时最高档的酒店。其推出的一道招牌菜——三鲜丸子汤,备受食客喜爱,不少人纷纷闻鲜而至。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在寒冷的冬日里,正适合来份味美料足、热乎乎的三鲜丸子汤,暖心暖胃,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三鲜丸子汤

——舌尖上的龙湾之七

文/姜文华

据《字源》载:金文的“鲜”字,羊在上,鱼在下,为上下结构,小篆的“鲜”改为左右结构……在上古先民的心目中,羊肉的确是一种很“鲜”的食物,所以鲜的两个字根“羊”为上。唐《尚书正义》注疏本中记载:“《礼》有鲜鱼腊,以其新杀鲜净,故名为鲜,是鸟兽新杀曰鲜,鱼鳖新杀亦曰鲜也。”可见在古代,鲜也有“新鲜”之意。关于“鲜”,永嘉场人有独特的理解,其传统名菜“三鲜汤”,根据当地食材,选取活体现杀的鱼、禽、畜中的鮸鱼、家鸡、猪肉为其“鲜”的代表,即鱼鲜、禽鲜、肉鲜,并以此三种为主材加工,加高汤烹制而成。

▲三鲜丸子汤

永嘉场依山傍海,由于地理环境优越,人们能下海捕鱼,种植粮食、蔬菜,饲养家禽、家畜。以大米为主食,没有吃羊肉习惯,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而寺前街作为永嘉场的物资集散中心,也成为永嘉场的饮食文化中心。早在清末寺前街就有一定规模的酒店“夏宁和酒家”,本街夏春生所开办;民国有张国珍的“德珍酒家”、“和平酒家”。“公私合营”后,永强供销社开设“十八踏酒楼”(永强供销社酒家),便是当时永嘉场最高档的酒店了。做为“一方诸侯”与当时“温州酒家”齐名,寺前街“十八踏酒楼”在传统“八盘八”热菜中提升,推出了“三鲜丸子汤”招牌菜,一时食客闻鲜而至络绎不绝。

明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也曾认为“世界好物利在孤行”,意思是要吃上等原料的本味。永嘉场人食之口味也注重清鲜脆嫩,喜欢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十八踏三鲜汤”,在原料的配伍上有其维妙独到之处,特别突出“鲜”字,并用葱、姜、蒜、料酒、西山醋等调味品,达到去腥、膻,增香的功效,通过精心制作驱除原料的不良之味,从而增加原料的香味,以增鲜之味和辅料来进行烹制,而突出原料之本,烹饪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做到“咸淡合宜,老嫩如式”(《随园食单》。

“十八踏三鲜汤”主要原料有:猪肉丸子、鱼丸子、熟猪肚片、响皮、花菜、火腿丝、萝卜丝、薰鹅肉丝、熟鸡脯肉丝、山粉粉丝、香菜、葱花、高汤、盐、香油、料酒等佐料。

▲鮸鱼

三鲜中两鲜即肉丸子、鱼丸子的加工,凝结了许多永嘉场厨师们的心血,制作工艺独特。鱼丸要选用鲜活的鮸鱼或大*鱼,清洗剖腹,除去内脏洗净。从鱼脊中部划一直刀,然后用刀各向两边贴骨片出两块鱼肉,切片去皮,从尾向头刮下鱼肉。鱼肉血合(红色部分)也要除去不用,以免影响成品洁白色泽。将刮下的鱼肉用冷水漂洗一下,除去杂质和腥味,并能使鱼肉更洁白,漂洗后用纱布包起捏挤干多余水分。砧板上垫一块新鲜猪肉皮防止木屑杂物掺入,然后用刀背砸成泥,再用刀刃排斩成极细腻如脂的茸泥。这一步很关键,如果鱼肉太粗,筋络过多则之后搅拌会非常费力,最后铲入碗内待用。

▲三鲜汤原料

料酒、葱细末、姜汁、清水混合后分次放入鱼泥内,每次都边慢慢加入边搅拌,搅至感觉稍粘后,静放一会,再加下一次液汁搅拌。搅拌手法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并且必须顺一个方向搅拌。再依次加入盐(盐的多少视鱼肉质地乃至气温酌情增减)、淀粉、鸡蛋蛋清继续搅拌,鱼泥会明显增加粘性。鱼茸搅拌成功的标志为呈粥状,表面有大小均匀的气孔,色泽光亮并呈玉白色,拍动鱼茸时有颤动现象。

肉丸子取猪肉肥瘦比例2︰8做好猪肉泥,做法与鱼丸子的鱼茸制作步骤一样。一定要搅打细腻,这样口感才爽滑,依次加入姜粉、花椒粉、料酒、盐、淀粉、鸡蛋清配料拌匀。肉丸子、鱼丸子料处理好了都要静放凉爽(25℃以下)处静置30-分钟待用,不宜过久或过短。最后,起锅将鱼泥(肉泥)用左手虎口挤成蛋*大小,用小勺刮下圆丸,放水温60-90℃左右氽烫,待鱼丸漂浮上水面,锅边有小气泡上升时,即可捞出放入温水盆内泡上,防止失水退嫩与变色。

响皮是永嘉场人喜欢的食材,逢年过节或办酒席总少不了它。响皮即“炸猪肉皮”,是将肉皮和油一起上火,开小火炸,油温升到50℃时马上将锅移开,待油凉时继续用慢火炸。当锅中肉皮发涨鼓起时,将其迅速捞出。少待片刻,将肉皮下锅再炸,随着油温的上升,用漏勺不断翻动,炸成*灿灿、满是泡泡。油炸后放在65℃碱水中泡上一天,使猪皮回软、发透,体积会膨大两倍以上,用文火煨汤来吃,吸足了肉汤汁儿的响皮,是做三鲜的绝佳食材。

俗话说:“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皮不稠,无肚不白。”汤汁是三鲜汤其中一鲜,是十八踏酒楼三鲜汤,烹饪中重要辅助原料。三鲜汤中鸡汤即高汤,是用老母鸡、鸡骨、猪骨、海带、瑶柱、冰糖、桂圆肉、生姜等为主要材料熬制成的清汤。加高汤的目的是给菜品增加天然鲜味和风味,高汤熬制时不加盐,后续制作菜品时再加盐,用冷水炖煮,不要盖锅盖,有利于液面吸热蒸发冷却,使高汤不容易沸腾和更好地蒸发浓缩。经过长时间熬煮,提炼各种食材尤其是肉类、海带、瑶柱氨基酸中的天然鲜味。

▲猪胴骨腊鸭腿高汤原料

烹制三鲜汤,注意一定要使用猪油、豆油,以免汤汁不够白。三鲜汤的主材都是加工好了的熟料,故在烹调时不必多焖,但可多滚使之汤乳白色,肥浓醇厚。制作时讲究汤白,炒锅要洗得干净,主材放入高汤、依次加配料、*酒、盐、猪油,置旺火上盖锅烧,滚至汤白,移至中火焖热配料,端回旺火继续滚至汤白浓,底面相同,放入猪油三钱拌和,出锅装碗洒上香菜、葱花、红萝卜丝。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色香味俱全。

热气腾腾的三鲜丸子汤一上来,先喝一口汤,让整个身体都热火起来,非常鲜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此外汤里精华荟萃,红丸子(肉)、白丸子(鱼)、响皮片、肚片、鸡肉丝、薰鹅肉丝、香菇、粉条、花菜等色彩搭配美观,有的香糯、有的爽滑、有的精道、有的酥脆口感十分丰富。

寺前街“十八踏三鲜汤”继承了永嘉场传统宴席“八盆八”的热菜“三鲜汤”的浙菜精髓,并具有永嘉场道地食材特色口味,食客纷纷大赞曰,味道冇讲道,吃爻还想吃!

编辑

学林

美编

菲菲

讲述我家乡——龙湾的故事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鲜丸子汤舌尖上的龙湾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