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你进入回族穆斯林社区,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两位头戴白帽的回民相遇,无论相识与否,总会热情地双手紧握,互致“色俩目”,显得分外亲热。有一位朋友曾好奇地问我:回民见面时讲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即使两人素不相识也会那般亲热?
的确,回族是一个十分重视文明礼貌的民族。人们相见通常会用一句阿拉伯语来互致问候,这就是道“色俩目”,意思就是:“求真主赐予您平安!”穆斯林不仅见面时要互致“色俩目”,分别时也要互致“色俩目”,“色俩目”不但是一句蕴涵宗教意义的话语,而且已成为了穆斯林民族使用频率最高的文明礼貌用语。看似平常的一句问安,已成了沟通人们相互交往的桥梁,联系彼此情感的纽带。
回族穆斯林之间互致“色俩目”还有许多礼仪呢。比如,年轻人要向老年人道“色俩目”,少数人要向多数人道“色俩目”,客人要向主人道“色俩目”,洗浴、入厕、礼拜时禁止道“色俩目”等等。回族穆斯林互致“色俩目”时,都会看着对方的眼睛,同时紧握对方的双手,以示尊重和诚意。
回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无论家庭贫寒还是富足,只要有客人来访都会热情地接待。与回族穆斯林朋友交往,首先应当尊重和了解一些回族的民族习俗、礼仪和生活禁忌,如禁食猪肉、烟酒等等,以免闹出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如果你去回族穆斯林家里做客,所带礼物一定要符合穆斯林的生活习俗,最好带诸如茶叶、清真糕点等。
由于回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而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都带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一次,我带一位汉族朋友参加一个回族节庆活动,结果闹出误会。按照穆斯林的习惯,在节庆活动开始之前,都要请阿訇诵念一段《古兰经》,诵念结束后,大家都要捧起双手做
“堵阿”(祈祷),由于我事先未向朋友介绍回族的有关礼仪常识,结果他在阿訇诵经结束后竟一个人鼓起掌来,顿时,全场哗然……原来他把阿訇的诵经当成歌唱一样的表演了。
穆斯林请客聚餐时也有许多礼仪,进餐前要用汤瓶洗手;入座时要礼让长者入座主宾席;入座后要向身旁的人道“色俩目”问安;进食时,要先遣“泰斯密”(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待长者动筷后其他人才可进餐;穆斯林以右手为贵,因而,主人敬茶时要用双手接过,进餐饮水时以右手为佳;吃饼类食物时,要用手掰着吃,切忌直接用嘴咬食;放饼时要饼面朝上;饮水时不可用嘴对着杯子吹水、打嗝,也不要一饮而尽……用餐结束时,要一起捧起双手接“堵阿”(祈祷),感赞真主的恩赐。
回族穆斯林除遵守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礼仪外,还有许多独特的礼仪、习俗。如,穆斯林认为,打喷嚏是真主赐予人类抵御病魔的手段,因而打喷嚏时,应用手捂住口鼻,打完喷嚏后要随即诵念一句“感赞真主”的赞辞;听见他人打喷嚏时,要随即回答一句“求真主使你康复”的祷词。回族穆斯林在做事之前都喜欢以道“泰斯密”开始,在遇到喜悦的事情时,常会说:“感赞真主”;在谈到未来的事情时,常会说:“托靠真主”;在遇到惊诧的事情时,常会说:“赞主清净”。总之,由于回族的产生与伊斯兰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礼仪、习俗的形成必然受到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因而,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理解、尊重其独具特色的礼仪、习俗,不仅有益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与交往,避免因无知、误解、曲解而引发的民族矛盾和纠纷;而且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