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论坛

首页 » 常识 » 种类 » 72年前淮海战役,为什么我军能吃上猪肉炖
TUhjnbcbe - 2021/7/23 3:47:00

昨天看见大家说我国南海渔民踊跃自发参与搜救王伟烈士,想起著名作家白桦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年初冬的一天,在进*淮海平原的路上,络绎不绝的支前小车和解放*大队人马并行。路上白桦问一位推车的农民大嫂:“你们小车推的是什么?”大嫂答道:“白面。”

白桦看着满满的一车粮食,好奇道:“那你们家还有存粮吗?”大嫂:“有,不在窖里。”白桦:“在哪儿?”大嫂:“在地里。”

地里?白桦环顾四周——那是满地白雪的季节啊,麦苗还根本没有出土呢。而这位朴实的农村大嫂已经把家里所有的粮食都装上了车,送去给前线作战的解放*吃!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老百姓一家人的生活都靠地里出产的年代,就算是对亲生儿女也不过如此吧?

在浩浩荡荡的支前大*中,有的民工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丝毫不肯动车上油盐米面;有的民工,为了不让雪打湿车上的面粉,甘愿把棉衣脱下来盖住麻袋;在民船运送粮食的途中,有一次码头工人不慎将一袋米弄掉河中,船民胡怀玉冒着严寒下水打捞上来,并说:“这是给*队吃了打仗的*粮,哪能随便丢掉!”

费县民工王奎行,带着8个伙伴,三次冲上火线,救了16名伤员,父亲病故也未回家;莒南县担架队有名队员,人没有棉裤,人没有鞋子,但是却在寒冬腊月里奔走在前线;其中特等支前功臣朱正章腿生冻疮,肿胀难忍,仍拄着拐杖坚持送伤员,连续8趟,往返多公里,他甚至用自己吃饭喝水的碗给伤员接大小便。

有的新媳妇,把陪嫁的被面裁剪成口袋装米;有的老人,把自己的寿材锯成枕木送去修铁路;冬至以后,连日雨雪,船民在卸粮时都把自己船上的席拿到岸上铺地盖米,宁使船舱漏雨,不使*粮受潮。这都是他们安身立命的东西,老百姓却统统拿来支援了解放*。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人民共筹集粮食9.6亿斤,充分满足了战役对粮食的需求。战役胜利后,人民筹集的*粮还剩余约5亿斤。除此之外,战役期间,计动员民工万人,供应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头。靠着肩挑手提、小推车、骡马、简陋的民船等运输工具,我们的老百姓还向前线运送了多万吨弹药物资、万斤油盐、以及86万斤猪肉。据鲁西南、渤海、胶东部分资料显示,仅仅在—两年中,人民群众为前线做鞋余万双,*袜余万双,*衣20余万套,*被万床。

最后阶段,参战兵力数与支前民工数已达到1:3比例。也就是说,每一个解放*战士背后,都有3个老百姓在替他们修桥铺路、架设电话线、摇船推车、运送伤员。而这3个老百姓身后,还有千千万万散落在华北农村各处,昼夜纳鞋底缝衣服、碾米磨面、制作弹药绷带担架药棉、照顾伤员、辛苦耕种、养殖牲畜的男女老少。

这是足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啊!

凭着百姓们的支持,我们的战士在前线能够经常吃上肉和油,有时还有热腾腾的猪肉炖粉条和大肉包子。以中野六纵四十六团官兵战地生活为例:“从参加包围这一敌人以来,都吃白面,一天两顿,都是馒头。每天每人能吃四两猪肉,从未断过肉……。”

相比之下,对面的国民**吃的是什么呢?

据《我所经历的淮海战役》记载,国*某部行*作战,士兵口粮只有3天,只能边吃边补。吃完了就得纵容部队抢食民粮,激化*民矛盾,结果更难筹集粮食。被俘士兵王清顺谈起部队缺粮缺水的情况:“吃了5天红薯,连红薯根都吃光了”,“井水、渠水和坑水都喝光了,现在只剩下水坑里的泥糊涂了”。冰天雪地漫无边际之困难环境中,大敌当前,天候为虐,衣不能暖,食不能饱”。

青龙集战斗后,华野十九纵通讯员王洪庆亲眼见到3个国*俘虏,为争抢一个烧饼而拔枪相对:“一个战俘双手拿着一个大饼,边吃边跑,另一个战俘在背后追赶,追到枪堆前拿起枪来,一枪把吃饼的战俘打死了,扔掉枪,从死人手里夺过大饼,但还没有咬两口又被另一个开枪打死。”

被围陈官庄后,国*各部甚至为争夺粮食而火并。据华野十一纵随*记者丁固回忆:(12月25日)第八*与第九*各一部在机场争抢食物,“双方都像一群饿狼”,“你争我抢,纠缠在一起”,“最后他们动用荷枪实弹展开厮杀,结果两败俱伤,近百人生命呜呼哀哉。”

在这样连基本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战斗力更无从谈起,因此不少国*根本无心打仗,一些基层官兵干脆坐等解放*接管。《敌二十五*两营长向华野四纵某部投降》记载,国*二十五*某营主官当时说:“我们早想过来了……昨晚你们来攻我们时,我们再也不想打了,当士兵的更不愿打”。

*人意志的崩溃,在战场上是极其致命的。相反,我*由于有了强大的群众后勤支持,充分保障了前线的物质生活,最大限度的调动起了参战热情和奉献精神,这是淮海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可是你就要问了,为什么老百姓会那么支持解放*,主动把越冬的口粮都拿出来,还踊跃把物资运上前线呢?要知道,年淮海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粮食大减产,他们自己都不够吃啊!

我们不谈我*在*粮供给方面做了多少筹划和布局,也不谈统计分配调动动员分工这些系统工作,我只举一个例子——淮海战役后,宿州战区的防疫救灾工作。

淮海战役之后,宿州主战区有多达30万灾民,村庄被毁的有多座,粮食房屋树木家具被毁的无数,加上国民**长期烧杀抢掠,官兵战死冻死饿死的尸首无处掩埋,随着天气变暖开始腐烂,不到半个月,疫情开始流行,萧县因伤寒、痢疾、天花等疾病死亡群众人,身染重疾的人。

于是我*迅速从各地抽调了医生人,同时调集大批医疗器械和药品,又从战区和周边地区聘请一批医生,组成35个医疗队,分别到疫区设立医疗站,集中隔离和救治灾民。先后使1.8万多名负伤灾民伤愈出院,3万多名重症灾民恢复了健康。为防止疫情发展,医疗队还先后为病重灾民的亲友6万多人打了防疫针。

与此同时,战区各级*府组织灾民打扫战场,掩埋敌*尸首2万多具,填平战壕、掩体、坑道等面积达7万余亩,并清除粪便垃圾,打扫环境卫生。在战区村庄、灾民居住地及其周边地区遍洒石灰水、消*液,预防空气传染;对水井、河沟等水源地进行消*处理,防止水污染;对灾民进行防疫防病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增强防疫防病的自觉性。以上措施使战区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

光治病防疫,还不算全部。我*又从各战区调拨款项和粮食支援灾区,中原局批准拨给萧宿永主战区救济粮万公斤,同时拨中州币万元,支援食盐万斤。华野全*甚至每人每天从口粮中节省下来一两,凑出来50万公斤,支援给了灾区。

为了解决灾民住的问题,各级*府和救灾委员会为无家可归的灾民每户至少搭盖一间住房,并发给衣被和生活用品,解决暂时困难。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春节期间,战区灾民家家吃上了小米饭,人人穿上了暖暖的*棉服。

光是解决衣食住行就完美了吗?没有!我*还要帮助灾民恢复生产!

各县、区、乡*组织和生产救灾委员会发起以工代赈促进生产的活动,组织动员沿河两岸1.07万名灾民打扫战场,以每人每天3公斤赈灾粮为底数,多劳多得,参加掩埋敌*尸首,填埋战壕掩体,清理河道,修复堤岸。在不到4天的时间内完成64万土方的任务,共计发放赈灾粮14万多公斤。

粮油副食和生活生产用具缺乏怎么办?各级*府组织灾民来生产。比如萧县组织了铁匠多人,建起了5个铁工厂,收集战场上捡到的废铁,加工生产日常工具,由*府以市场价代购,分发救济灾民,多余产品对外销售。其余组织木工、石匠、编制、工油坊、豆腐坊、妇女纺织等等,每个工种都动员数千人/家参加生产,共发放赈灾粮万公斤,既救济了灾民,又促进了战区工业和农副业生产。

春天到了,要春耕,可是耕牛驴马被国民**杀光吃光了怎么办?华野各纵队抽调驴、马等大牲畜头,捐赠给战区重灾户。生产救灾委员会筹集耕牛贷粮50万公斤,支援灾民2户或3户合买一头耕牛,以便共同解决春耕之急;实在买不起的,救灾委员会还有代耕队,自带粮草自带牲口,帮助灾区群众耕地。

缺乏种粮又怎么办?生产救灾委员会多方筹集种子粮15万公斤,发放给重灾户。春耕最忙的时候,中共豫皖苏三地委副书记王光宇带领工作组深入灾区,带头拉犁子,帮助重灾户进行春耕春种。

战役中,借了群众的粮食物资,如数归还,损坏的照价赔偿;牺牲的民工一律享受烈士待遇,负伤的按荣誉*人对待;缺少劳动力的*烈属和特困灾民,每人发放救灾粮.5公斤,以保障生活。大战过后,所有战区的老百姓都能吃饱肚子,有地方住,能看上病,有能力的可以工作维持生计,没有能力的由*府保障生活——我们的*和*队,是把这块土地当做自己的家园、把人民当作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来照顾的!

在解放*和共产*来之前,你见过哪个*权会这样做吗?你见过哪个*权会把从地主恶霸手里抢来的土地,分配给没有战功的普通农民老百姓吗?你见过敌*的官兵盼着自己被解放*改编,兴高采烈的说“希望解放*很快打到江西去,解放我的家,能够分上几亩地”吗?

连敌人都知道,解放*来了,家里人就有好日子过了,被解放的老百姓能不欢欣鼓舞、竭尽一切所能去支持让他们“过好日子”的解放*吗?

国民*第18**长杨伯涛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这次我当了俘虏……但见四面八方,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呈现出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支援解放*作战的伟大场面。

路上我们经过一些市集,我从前也打这些地方经过,茅屋土舍,依稀可辨,只是那时门户紧闭,死寂无人,而这时不仅有人、户户炊烟,而且铺面上有卖馒头、花生、烟酒的,身上有钱的俘虏都争着去买来吃。押送的解放*亦不禁阻,他们对馒头、花生是久别重逢,过屠门而大嚼。

还看见一辆辆大车从面前经过,有的车上装载着宰好刮净的肥猪,想是犒劳解放*的。我以前带着部队经过这些地方时,连一撮猪毛都没看见,现在怎么有了,真是怪事。通过村庄看见解放*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像一家人那么亲切,有的在一堆聊天欢笑,有的围着一个锅台烧饭,有的同槽喂牲口,除了所穿的衣服,便衣和*装制式不同外,简直分不出*与民的界限。

国民**队每到一处,对老百姓是不信任的,有时还要加以监视。特别进入解放区,有了风吹草动,就要把老百姓集中在一块监视起来,唯恐他们与解放*里应外合,我*在菏泽、钜野作战也有这样办的。我们这些国民**队将领,只有当了俘虏,才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

在强烈的对照下,不能无动于衷,不能不正视铁的事实,承认共产*、解放*所在的地方,和国民*、国民**队所在的地方,有两个世界的天壤之别。我当时就大为感慨:认为是18*的最后败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

毛主席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我们的解放*,是一支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的*队。他们依靠人民、尊重人民、把人民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他们说过的话算数。淮海战役结束72年了,这支*队仍然在用同样的信念去服务人民,所以当他们需要人民施以援手的时候,老百姓又怎么能够不用同样的热情去回报人民*队呢?

人民万岁!

参考资料: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历史及启示》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的历史考察》

《淮海战役胜利后宿州战区的防疫救灾工作》

《淮海战役胜利的运河因素探析》

《淮海战役期间国共基层官兵战场状态的对比》

谯东五十里

大鹅的八卦基地

qiaodong50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往期推荐

13万两*金,两条血染的运金路线,胶东人用生命哺育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这块无人肯要的瑞士怀表,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摇着渔船送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除了小伙大爷,竟然还有老奶奶!

那一天,我喊了16年的娘,不认我了。

谯东五十里

给大鹅加鸡腿!(咦?)

1
查看完整版本: 72年前淮海战役,为什么我军能吃上猪肉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