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猪价大幅度上涨,一度飙升到40元每公斤的价位,于此同时,猪肉价格水涨船高,30多、40多的价位依然是常态,当然,这也让老百姓叫苦不迭,因为吃不起猪肉了。
盼望了几个月的猪价下跌,最近小有实现,最近一周以来,猪价呈现“塌方式下跌”,下跌几乎成了一条直线,均价也从37元多下降到了接近35元多的位置,搜猪网监测数据显示,南北多地均出现0.5-1元/公斤左右下跌。而且,据商务部监测,全国猪肉批发价格已连续四周下降。
那么,为何这次价格跌幅这么大呢?拐点是真的来了吗?
究其原因,无非四点:
一是产能的释放
在今年的6月底,能繁育母猪同比增加,母猪量恢复到年的81%,而生猪的存栏也达到了3.4亿头。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监测数据,8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4.7%,已连续7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1.3%;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3.5%,已连续11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7%。
可以说,产能是持续的恢复的。
二是冻肉投放
在9月份时,国家的冻肉调控力度加大,9月4日投放了2万吨冻猪肉,9月11日又投放了1万吨,9月18日又来2万吨储备冻猪肉。9月18日交易的中央储备冻猪肉将是年内第33次投放,累计投放量将达57万吨。而且相关部门已经消失,猪肉放储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
三是消费不足
猪肉价格的持续高位导致销量下滑,消费者对高价抵触心态比较强,白条肉的走货低迷,价格自然是下跌。
四是替代肉多
目前市场的猪肉价格依旧高涨,供需都处于劣势,屠企的压价力度也很大。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猪肉价格过高,大家自然而然地选择其他的替代品。
#生猪价格#